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,我国冬季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数比夏天高41%。调查还显示,在中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卒中(俗称“中风”),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卒中,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的患者约130万,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270万,而现有脑卒中患者则达到了700万。
冷空气袭来,对于脑血管病患者,特别是‘中风’患者来说,寒冷的冬天可不好过。寒冷的冬天对脑血管有着诸多影响。人体受到寒冷刺激,交感神经兴奋,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,全身毛细血管收缩,血液循环外周阻力增加,血流受阻,血压升高。寒冷刺激使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增高,促使血栓形成,堵塞血管,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。低气温可使体表血管的弹性降低,心脏负荷加重,可使血压进一步升高,使原本脆弱的血管破裂,而发生出血性脑血管病。
此外,冬季还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,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增高、发热等因素可诱发脑血管病。冬季烤火不慎引发一氧化碳中毒,也可以加重脑缺血的发生。冬季人们滞留在室内,生活不规律因素可以诱发脑血管病的发生。
脑血管病患者从这几点入手安全过冬
那么,脑血管病患者怎样安全过冬?脑血管病患者要想安全过冬,需从主要以下几点着手。
1、注意防寒保暖
严寒刺激会加重高血压病情,所以要注意防寒保暖,特别是寒潮袭来、气温骤降时,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。
2、控制情绪
极度愤怒或紧张都可诱发脑中风,因此高血压病患者要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,切忌狂喜、暴怒、忧郁、悲伤、恐惧和受惊。
3、勤量血压
最好每天都量血压,发现异常能及时处理。积极预防冬季疾病。冬季易患流感鼻炎、咽喉炎、扁桃体炎、气管炎等,应注意预防和积极治疗。
4、坚持适量运动
参加一些户外锻炼,以增强体质和耐寒能力,但必须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而定,最好不要做剧烈运动。冬季不应太早进行锻炼,阳光充足天气暖和的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是户外锻炼的黄金时段。
5、注意补充水分
冬季气候干燥,人体水分消耗多,要多喝水,多食鲜枣、柚子、柿子、柑橘等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及绿叶蔬菜。
6、生活规律
早睡早起,动静结合,劳逸结合。避免劳累过度,情绪紧张,烦躁不安等。